西南石大学子三下乡:瞻顾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探寻历史的沧桑变革
凉山奴隶社会博物馆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是全世界唯一反映奴隶社会形态的博物馆。博物馆的建成开放,对于人们认识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了解彝族悠久的历史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2024年8月,西南石油大学“法润山川 梦启凉山”志愿服务队十余名队员赴凉山奴隶社会博物馆进行参观学习。
探寻:解放之路,民族魂系
彝族是我国西南历史悠久、人口最多并创造了灿烂独特文化的少数民族。1956年,凉山彝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了伟大的民主改革,废除了奴隶社会制度,一步跨千年,昂首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为保存奴隶社会实物和资料,研究和展示这一特殊、典型的社会形态,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于1985年8月4日建成开放。整个建筑群根据古朴典雅的彝族建筑风格而设计。步入其中,实践队员不仅深刻了解到彝族社会进步的艰辛历程,也纷纷为彝族人民在生产实践中展现出的智慧和特色风情所打动。各陈列厅内从纵向和横切面用实物、文字叙述、图片资料等形式展示馆内收藏的几千件彝族文物:黄金、白银、珠宝玉石、铜、铁、木、竹、皮革、毛、骨、角、纸、绸绢、石等,无不一一体现着强烈的历史厚重感和民族文化内涵。
感悟:鉴史明今,继往开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 彝族与汉族等众多民族,犹如璀璨星河里的熠熠繁星,共同汇聚成了中华民族这一浩瀚璀璨的星空。彝汉两族更应当相互理解、彼此支持,共同描绘、拓展伟大祖国宏图的伟业。
参观过程中,实践队成员们也认识到,民族团结是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强大动力。彝汉同胞携手并肩,历经苦难岁月,在文化交融里相互汲取智慧,在经济合作中彼此扶持共进。
“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
经历本次参观学习,实践队员们更加坚定秉持民族团结的精神。让我们携手共进,深入领略和弘扬彝族的文化神韵,促进彝汉民族智慧的凝聚、共同搭建民族团结的坚固桥梁,为建设一个更加繁荣、和谐、美好的祖国,不懈奋斗!
图一:实践队员与展馆的其他游客及当地居民进行深入交流
图二:实践队员参观博物馆内影视资料
图三:实践队员参观博物馆内实物资料
图四:团队成员合影
作者:陈兴悦 杨梓因 仇子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