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

当前位置/ 首页/ 国内/ 正文

寻三线印迹 开共富之花

五十九年前,几十万建设者云集荒芜之地,大山深处拔地而起一座英雄之城。今,英雄之城率先探索共富之路,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试验区。攀枝花,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因国家战略而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因国家战略而兴。2024年8月2日至7日,国家作出三线建设决策部署60周年之际,四川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七名研究生组成的“三线建设历史与成就实践调研团”赴英雄之城攀枝花,寻三线印迹,共富之花

悟三线精神,砺青年之志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一件件鲜活文物、一幅幅生动照片、一个个微缩场景,一件件充满故事的实物,再现了“三线建设”的辉煌历史与伟大成就攀枝花开发建设纪念馆(又名“十三幢)一切如旧,仿佛留着了那段特殊的岁月。实践调研团成员们感受更深的是在文物、照片、场景背后“献了青春献终身 献了终身献子孙”的三线精神。在学院与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院馆合作,共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交流座谈会上,通过馆长莫兴伟的讲述,实践调研团成员了解到了更多三线建设时期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作为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研究生,团队成员分别从社会实践、“大思政课”、教学案例等视角分享了自己所见所悟。大家一致认为,六十年前的三线建设者,勇担时代赋予青年的使命,艰苦创业,战天斗地的创造一个又一个“三线奇迹”。而今,新时代大学生更应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征程中发扬三线精神,创造新时代的辉煌成就。团队指导老师罗玮栋结合自己所讲授的思政课,谈到了新时代大学生了解和学习三线建设时期的历史传承三线精神的重要意义,并重点谈到了以三线精神培养新时代大学就业观的价值意蕴。

图片2.png

看象牙微雕,炼钢铁意志“建不建攀枝花不是钢铁厂的问题,而是战略问题”,这使得攀钢从诞生那一刻,就赋予了重大使命。在攀枝花城市原点博物馆,实践调研团被当年狮子山万吨大爆破的故事深深吸引2023级学科教学(思政)专业研究生杜清相谈到自己曾用狮子山万吨大爆破作为教学案例,知晓“立下愚公志,炸平狮子山”的万吨大爆破产生的爆破震动相当于4.2级自然地震,是我国工业史上空前的爆破壮举。但不知道这场爆破背后为了加快铁矿石开采进度,‌使攀钢尽快达产的的时间紧迫和战略需求。看到被誉为“攀钢钢铁粮仓”的兰尖铁矿时,团队成员无不被这类似《流浪地球》电影里的震撼场景所吸引。当得知当前兰尖铁矿下挖平层已接近金沙江海拔时,调研团成员们纷纷疑惑这盆地形的矿区在雨季时如何顺利排水从而保证开采顺利。讲解员又耐心地讲解了每一开采平层都在穿脉区域穿凿了多个泄水孔,通过科技攻关优化通风系统,改善了风量质量,从而减少雨季对生产的影响。——攀钢因国家战略而生,因科技创新而立,因改革开放而兴,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而新与同学们一道参与调研的学院党委书记杨晓勇在参观结束后谈到,通过攀钢矿业公司发展战略布局、科技创新、深化改革的历程学习,更能体会到企业发展是时代发展的缩影,攀不断走向成功是坚定不移深化改革的结果。作为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学生更应该把今天所见所闻与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相结合,深刻领悟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意义。

图片3.png

寻文化田园,探共富之路给芒果种植林中担当管家角色的“无人机”正在忙碌施肥、给“零碳村”供电的七彩玻璃正在光伏发电,新质生产力正在助力乡村振兴。位于攀枝花市盐边县红格镇的昔格达村,作为全国文明村正在以文化田园为品牌,领全村人民走向共同富裕。田园风光无限好,人民生活乐陶然在红格镇党委副书记何雨静的带领下,实践调研团走进昔格达村,寻文化田园,探共富之路。同学们先后参观了“康养环”“研学环”“生产环”等共富项目。同时也见到了许多创业青年带着新思想、新技术、新资源,更带着对乡村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投身于蕴藏着无限机遇与希望的乡村田野,投身于和美乡村建设,成为乡村振兴生力军和“绿水青山合伙人”。调研团不仅实际看到了昔格达村产业发展与民生改善,在与当地村民交流过程中,更感受到当地村民在乡村振兴战略下不断提升的幸福感。实践调研团团长谭成鑫同学感慨,“自己作为盐边本地人,却从未如此认真详细的观察和研究自己的家乡在昔格达村亲身感受到很多教材上的知识,如新质生产、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集体经济等等,这些过去看似抽象的内容,来源和体现在当代中国的伟大实践中团队中对墙绘充满兴趣的熊青青同学一进村子,就拿着手机一直记录着家家户户墙上的墙绘她笑着谈到,“不愧是文化田园,也许这就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中国式现代化吧”

图片4.png

图片6.png

“青春热血”,星辰大海。为期一周的实践调研,让团队成员不仅深刻感悟了三线建设的历史与成就,更是见证了走向共同富裕的时代新篇章。新中国成立以来,包括三线建设者在内的一代代年轻人勇担时代使命,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书写了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的时代篇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这些精神历久弥新,凝聚和激励着新时代青年积极投身中国现代化建设,接力书写更为壮阔的“共和国史”。读万卷书,更要行万里路。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广泛深入的社会实践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中认识国情、了解社会,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四川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还将进一步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引领学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生动实践中“读懂经典、读懂时代、读懂中国”,努力成为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